「麥田狂想」4.4之墾丁潛蠹

-「潛蹤避世裝癡蠹,隱姓埋名作啞聾」

2010年「麥田狂想4.0」的計畫已從「契作」、「交換種子」中,再發展出「實驗合作」的模式。而最特別也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與畜產所恆春分所陳嘉昇主任的「兼用型作物實驗」的合作計畫,透過這個「實驗合作」觀察與紀錄小麥在台灣秋冬季節在各區域不同溫層的生長性狀,並比較各地熟成收穫之後籽仁的物性與化性,作為不同產區品質的差異對照,進一步追蹤單一品種在不同溫層影響小麥品質的變異因素。

所謂「兼用型作物」就是作物能夠在不同時期可以選擇作為「綠肥」、「飼料」、「食用級穀物」的用途,低投入又有分攤成本、規避風險的好處,是台灣現階段鼓動雜糧輪作的可行方式之一。陳嘉昇博士在墾丁畜產分所已持續多年「兼用型作物」的實驗,如大豆、玉米、紫花苜蓿、大麥、燕麥、蕎麥、玉米、黃豆、黑豆和玉米、小麥等作物,豐富而多元的作物生態循環。

在恆春畜產分所(墾丁)的實驗田區中不僅有「兼用作物」,更有「混作」,亦指在同一田區混合種植作物,但須在個別作物有不同的基因組合,如「玉米與大豆」、「盤固拉草與紫花苜蓿」的混作,不僅可以減少蟲害,有效率地循環使用養分,亦可因應在極端氣候下的變異危機。這是陳博士「珍珠哲學」(PEARL)-「Profit」、「Eecology」、「Abundant」、「Recycle」、「Lowinput」,運用有機混種共榮共生的經驗,使農業是有利潤、有生態、豐富多樣、可循環,而且是低投入低耗能的。

「小麥」或「大麥」在農村中被通稱為「麥仔」,沒有種植經驗的農友通常無法辨識其差異,而「大麥芒長,小麥芒短」是流傳的辨識俚語。在追溯早期常民種植小麥的歷史中,種植「麥仔」是割來當作耕牛的青飼,當時的耕牛等同於農戶中的一口男丁,必須認真的養護對待,「麥仔」在30天左右最是鮮美脆嫩。而割除之後的小麥會再從原生端再長出「再生麥」,如此循環食用。這是彰化縣福興鄉「麥厝村」的常民記憶,「麥厝村」也因種「麥仔」而得名。在屏東恆春鎮也有「麥仔田」的地名,但目前還沒有機會了解當地曾經種植「麥仔」的用途為何。

喜願小麥加入陳嘉昇博士的「兼用型作物實驗」計畫,個人收益良多,尤以對台灣有機畜產與雜作有更進一步的瞭解。1月7日喜願契作小麥農友環島訪問團在墾丁過夜,經由陳博士深入淺出的講解,讓農友們對於「兼用」、「混作」的應用,留下一生中難忘的經驗,即使是現在農友仍唸唸不忘墾丁的學習之旅。合作期間我們除了獲得小麥在墾丁生長的寶貴資料外,更深入理解陳博士對於農業的熱情與堅持,而實驗室辦公室對聯上「潛蹤避世裝癡蠹,隱姓埋名作啞聾」,正是他公務生涯的心情寫照。

墾丁的小麥在2010年11月5日種植,在12月31日完成出穗進入揚花灌漿期,充滿蓬勃生機。2月初即已開始熟成褐變,2月11日已出現明顯鳥害,在2月22日完成收割,熟成的速度比其他地區快了12天左右。小麥實驗田區分為大小兩區,小區在畜產分所大門旁,大區在大尖山下方紫花苜蓿與大豆田區之間,由於採種植方式採條播法,在收割上使用所內現有的採收設備,有自動綑綁的功能。而為了確保實驗的對照性,部分採人工丈量採收分裝,用以換算單位面積收穫量。

影響小麥蛋白質的變異原因,不外品種、環境溫度、田間管理與地利。今年秋冬因長期處於低溫層,墾丁小麥穗狀色樣均佳,但充實後期受墾丁冬季落山風的催熟效應,籽仁粒狀較小,千粒重為30公克,按陳博士換算的每公頃單位面積收成重量為1950公斤,而若對照「條播法」、「撒播法」的基礎數據,墾丁小麥的產出值實在令人振奮。而墾丁小麥製粉後的「麵粉品質」與「麵粉物性」,將是決定墾丁小麥的重要關鍵。

而台灣適不適合種麥子?問題不在於品種,也不是農友、農地、農技問題?更不是環境問題?而是「官僚」的問題。台灣農業政策的屬於而上而下的決策機制,當農政主管官員明白地說「台灣不適合種小麥!」,「農改」、「農試」、「農推」誰敢冒著「犯上」的的忌諱呢?但我們佩服陳嘉昇博士的勇氣,更真實地看見他在專業上的熱情與努力,這也是維繫台灣農業精進最堅實的力量!

阿達碼 2011/03/13 彰化芳苑

█ 請參考延伸閱讀
畜產所恆春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