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五年(2007-2011)平均自國外進口小麥約多少公噸?
「麥田狂想」4.1 之好農壯遊
-喜願小麥契作農友環島交流
可曾想過,有一天台灣環島一圈都可看見小麥的蹤影。
可曾想過,十六位加起來超過一千歲的農友,要在三天內完成環島,和各地小麥農友交流本土小麥栽種的心得。
2011年的1月7日(五)清晨六點,在寒流發威之際,一部裝載本土小麥夢想的巴士從苑裡出發,喜願小麥契作農友展開一場別具意義的環島交流會。
引子-關於「麥田狂想4.0」
由喜願麵包所啟動的本土小麥契作行動,已進入第四年的「麥田狂想4.0」,今年以更澎湃的內蓄能量吸引更多農友的參與,全台各地共計有44位夥伴來相挺,年紀最長的有76歲,更令人振奮的是也有三位20多歲的年輕人一同加入,還有4位女性一起來種麥。
而各地農友栽種的方式和採行的農法也都有不同,有稻草覆蓋法、耕地法、條播法,農作方法除了原本友善環境的種植方法(不施農藥、除草劑、化肥與不補、毒鳥)外,更有人採行有機認證栽種、秀明農法、B.D農法等,全台契作小麥面積25.9公頃,預估產出47公噸。栽種地的拓展:北從陽明山、苗栗苑裡和灣寶、台中大雅、彰化二林和芳苑、台南學甲和佳里、高雄美濃、屏東恆春、花蓮玉里和壽豐、宜蘭南澳和員山,剛好環台一圈。
始終主張農友要相互合作的喜願麵包負責人施明煌(以下稱施總兼,因為他在麵包坊裡什麼都兼),以一種土匪式的豪爽和熱情,帶著一夥喜願小麥契作農友組成台灣獨一無二的小麥環島交流首發團,如此的串連更彰顯台灣農民非典型對抗的另種力量。看著一車眼神會微笑的農友,為籌辦環島一個月內環台三次的施總兼也覺值得了。
彰化二林看蕎麥田,原來蕎麥不是麥
這部「狂想巴士」除了有第二年栽種的苑裡農友,另外還有四位預計今年底也加入的大甲外埔農友,後續則是中途定點上車的農友(大雅、學甲、玉里)。首發團第一站來到彰化二林香田里謝金獅、洪秀霞農友的麥田,今年首次參與契作小麥的女農秀霞媽媽多年來種植蕎麥,施總兼特別商請她分享蕎麥的栽種與加工經驗。
不少農友也是第一次看到蕎麥,好奇使然,忍不住就捉幾粒還在曝曬中的蕎麥咬咬看,直呼「真的很硬,像石粒一樣」。洪秀霞說,收成的蕎麥粒一部份交給農會,有一部份她自己販售。洪媽媽本身有製麵的手藝,所以也把自家的農產做成蕎麥麵條,農友也仔細比較蕎麥粒去外皮和不去外皮呈現的麵條顏色的差別,接著就是馬上進行支持行動─買麵條,當然有人也不忘帶一把蕎麥種籽,想回去後試種看看。呈現菱型多角狀的蕎麥和其他小麥大麥外觀就是不一樣,所以,施總兼也特別補充「一般種植的大麥小麥為禾本科,但『蕎麥』並不屬於麥類,而是屬於蓼科蕎麥屬,一年生草本雙子葉植物,若要做蕎麥麵條還是要加入小麥的麵粉。」
學甲麥田有老農與年輕生力軍的對照
台南學甲觀摩的麥田特地安排出入方便的宅港橋,七十六歲的李煌南還是樂在務農,操作大型農耕機也如家常便飯。李煌南老伯的麥田和其他農友最大的不同處是,他的農地具有經濟規模,是配合大型機具進行整地、播種、採收的。三十甲的農地,單單就機具整地加油的費用就要二十幾萬。李老先生多數採行慣行農法,苑裡農友在麥田中比較是否有差別,最明顯的田裡沒有雜草、麥桿較硬,麥穗的結粒數都有十七粒以上。
此外,台南地區今年更加入二位年輕的生力軍劉育承和黃郁仁,由於條播需要農機,而兩位均擁有設備能量與操作能力。黃郁仁說:「因為我們比較懶惰,會一直想怎麼種更省時省力」。條播的小麥,看起來也另有一種氣勢。
施總兼說,台灣多數農友在農作時都不懂得自我保護避免職業傷害,黃郁仁是少見懂得自我保護的農友,耕地揚塵空氣不好時帶口罩、農機噪音過大就帶耳罩,農作中繫上護腰帶,養成良好的農作習慣。
為了爭取時間,中餐在車上享用委託育承的媽媽準備油飯餐盒,育承也自行開車前往美濃與大家會合,結束再返回學甲上課。而有年輕人投入是件令人欣喜的事,但務農的收入並不足以支持生計,平日晚上劉育承還得在補習班中兼課貼補收入,留在農村的年輕人努力得在現實和理想中尋求平衡點。
而原美濃社大公田小麥的田間管理員鴻駿,因已轉到雲林台西的環保單位服務,還特地趕到二林為農友們加油打氣,讓老農友們感覺很窩心。離開二林經溪洲過濁水溪,施總兼也提及在中科四期二林園區週邊道路施工後,二林開始起了改變,就是飲食小吃店開始變多了。而濁水溪因多年來截水供給六輕工業使用,冬季沙塵更形惡化,部分農友缺乏政策正面的鼓勵,長期離農從事其他行業,鄉村經濟結構的改變就是在這種無聲中轉換了。苑裡農友李信武也感嘆「農民扶政府,政府攏無扶農民」(閩南話)。
在美濃嚐本土全麥披蕯
美濃地區去年底共有五個契作點加入,其中也包括我們合作社的生產者瑪諾蘭迦的靖淑和馬可。美濃的朋友齊聚在劉傑興的潤惠有機農場,美濃的夥伴算是年輕的中生代。劉傑興組織了美濃有機米產銷班,在美濃也僅此一班。
「我們是年輕的班,懂得用電腦網路來行銷。靠自己來銷售農產,就必須先想好後路,在規劃、生產、加工、銷進通路……」透過傑興的說明,年長的農友也有機會了解新生代農友如何看待及思考農業的整體環境。
對於首次栽種的農友,看見麥子葉尾出現枯黃狀,總會擔心是不是水份不夠。美濃的小麥在播種後遇到下雨積水,就出現倒伏,因為水太多了。劉傑興說,麥子本來就是粗放耐旱作物,擔心水不夠顯然多慮了。
趕赴這場喜願小麥環島的盛會,靖淑和馬可特別烘製本土全麥披蕯,因為披蕯實在太香了,農場的小貓一直在披蕯附近盤旋伺機準備偷吃(有得逞)。靖淑和馬可帶來的披蕯深受好評,很多第一次吃披蕯的農友紛紛讚美「原來本土麥麵粉做出的披蕯這麼好吃」。身材有些份量的劉育承也說「我的身材不能再吃澱粉了,但實在是太好吃,忍不住要再來一塊。」有農友很謝謝施總兼,讓他們有機會嚐嚐他們種出的本土小麥,可以是如此美味。
民間企業的研究單位也來相挺
除了好吃的披蕯,施總兼也特別請來統一企業中央研究所麵粉開發小組研究員姜玉龍說明去年台灣本產小麥的質性分析。姜玉龍說一般廠商買麵粉會先看夾雜率和蛋白質,夾雜率渉及磨製後麵粉的外觀是否白靜好看,蛋白質含量則跟可做什麼產品有直接關係,讓與會農友們清楚了解專業名詞背後的意涵。
施總兼總共送出七種樣品,其中一種是美國的有機小麥,以便和台灣本產小麥作為對照。姜玉龍表示,一支樣品的分析是耗時的,例如:千粒重(一千顆麥子的重量)就是他一千顆千顆慢慢數出來的。
施總兼補充說,一個產區的麥子送驗分析至少要一萬二千元,七個產區就八萬四千元,統一企業是完全免費協助。「麥田狂想」啟動的感染力和施總兼散發出的熱忱,讓很多關心台灣農業的力量自然聚合,除了統一企業也包括「洽發麵粉廠」的協助,有人忍不住好奇問:「施總兼你是不是後台很硬?」,施總兼大笑回答「我根本沒有什麼『後台』呀,不過倒是『後台』的後面有很多的朋友!」
2010年這張本土小麥檢驗數據像是農友首次栽種的成績單,細心的施總兼也鼓舞農友不要因為看到數據成積而洩氣,這分析是希望在小麥種植端的農友更了解問題所在,透過田間管理與地區氣候差異,掌握作物特性和市場需求接軌。
座談會有一點欲罷不能,但下一站是在台灣南端的屏東恆春墾丁,不得不在打包披薩後,趕緊與美濃的農友、大雅的張文炎村長、學甲的育承說再見!
墾丁陳嘉昇博士的珍珠哲學
環島的第一晚上在墾丁畜產試驗所落腳。熱鬧的墾丁感覺像是屬於年輕人的地方,但座落在恆春墾丁大街中段的畜產試驗所竟也是小麥栽種點之一,目的在於實驗單一品種在不同經緯度與環境溫度變化對品質的影響。
而隱野於其中有一位18年來堅守崗位推動雜糧輪作的研究人員陳嘉昇博士。墾丁的發展也像是台灣農業發展縮影,陳嘉昇博士擔任主任的十三年間,有一半的時間都花在捍衛土地的問題,因為動不動就有財團要來買地蓋飯店。陳博士說:「到立院與財團相戰,或許早就超過自己的業務範圍,但一個人要如何定義自己,我的女兒告訴我『爸爸要堅持做對的事』。」
1月8日早上陳博士為農友解說有機多元雜作循環的理念,每一位農友目不轉睛聽講,像是專注上課的好學生,流露出讚佩的眼神。陳博士認為有機栽種下土壤有良好的循環,在化肥、農藥長久施用下,田漸失去活力最後只是讓人站在那裡。研究本土雜糧多年,碩士論文研究的就是小麥,所以陳博士對於本土雜糧是有無與倫比的熱情,畜產所的田間有小麥、大麥、燕麥、蕎麥、玉米、苜蓿、黃豆、黑豆和玉米等,他的「珍珠哲學」主張的即是:「Profit」、「Eecology」、「Abundant」、「Recycle」、「Lowinput」,運用有機混種共榮共生的經驗,讓農業是有利潤、有生態、豐富多樣、可循環,而且是低投入不耗能的。全體農友對陳博士堅持理念,勇於實踐與親切深入的解說,均留下深刻的印象,陳博士親自導覽解說實驗田區後,一起與農友們在麥田中綻放墾丁溫暖的笑容!
「長途坐車其實比作田還累」,這是多位老農共同的心情,但總兼特地安排的購物點讓農友歡心不少,滿滿一車都是給親友的「等路」(禮物)與孫子們對阿公的期待。的確從屏東墾丁到花蓮玉里這一大段路程,年紀稍長的農友,在體能上算是不小的負擔,尤其是外宿三天,除了怕麻煩還要放下心中的牽掛,心中不免好奇,施總兼是利用甚麼「騙術」說服農友們,讓大家心悅誠服自組成團出發?
富里訪友-邱家古厝
車子在過池上之後,施總兼向車上的朋友報告,他有一個私人行程,要在富里東里國小附近下車拜訪一位老朋友邱家古厝(邱菊貞老太太),邀請大家一起下車走走,但因時間有限,不能久留,只是非常想念邱老太太,一定要去去看看她,尤其是最近在花蓮契作小麥。
車子愈靠近東里,他似乎格外緊張喜悅,且差一點就錯過東里。當車子停妥,他一個箭身往前疾行,大夥被他拋在身後;邱家古厝隱身在小巷中,是一座精緻典雅的傳統民居古厝,目前為花蓮縣歷史建築,為客屬移墾的歷史見證。
施總兼緊握著邱老太太雙手,並介紹幾位年長的農友相互認識,對於在花東保存這麼古色古香的傳統建築,農友們們均感到十分訝異,大夥們也在邱家古厝合影紀念,更祝福邱家古厝的邱老太太康健平安,留下短暫珍貴的回憶。
稻麥輪作,東豐漂鳥尋夢
已見識過農友採買功力的施總兼,在到達玉里東豐有機農場前,特地拿起麥克風拜託農友們千萬不要到「東豐有機肥料廠」又想要買「有機肥料」上車,但這段提醒卻發揮了「暗示」作用,農友還是展現高度的購買慾,說服司機先生配合演出騰出車上獨立的倉儲空間,順利地讓2包東豐的有機肥料一起成行,也讓大家笑成一團。
玉里鎮東豐里的曾國旗是新科年輕里長,是東豐拾穗農場的負責人,同時也經營東豐有機肥合作社,並從稻種育苗、栽種有機米,收割、碾米、包裝、有機肥生產和農業廢棄物的處理,建構一個良性循環的農業體系。施總兼安排來到東豐不僅看麥田,也藉機讓農友了解農業廢棄物化為有機肥的實物操作,也企圖在明年(2011-2012)將有機肥料納入「麥田狂想」5.0的合作計畫。
三十九歲的曾國旗曾經為了有機稻作,而將原有稻米產銷班的面積縮減,也一直思考什麼作物可以和稻子輪作。去年底曾國旗原計畫到金門了解如何種小麥,巧合下透過慈心驗證稽核員而聯絡上施總兼,所以曾國旗的麥田最晚播種的,當多數麥農的小麥已抽穗了,國旗田裡的麥子還是15公分的麥草。有人問起:「花東地區農作的鳥害嚴重嗎?」,國旗的回答也逗趣「第一次種,小鳥的上一輩沒傳授,可能不認識麥子,還不會吃!」
長桌暢談,開懷的夜晚
由於時間與路程的關係,決定變更傍晚壽豐的行程延至次日早晨,先用晚餐再入住飯店,讓農友們早些休息。但第二天農友們的話匣子似乎打開了,於是,大夥們約定八點在飯店二樓會議室,泡茶聊天,繼續分享兩天來的心情。
大甲賴阿金與苑裡吳文雄兩位老農為同修就識,均以「有機救眾生」理念,強調「有機」不僅可以維護環境與身體健康,更是後代子孫延續的根基。其他苑裡的農友們則表達成立「小麥生產班」的願望,期待政府積極輔導。玉里的曾國旗則以經營「東豐米」與產銷班農友們的合作機制,帶給農友們不同的思維與啟發。佳里的郁仁則是提供豆科雜作的經驗,與目前產銷的情況。隨行的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常務理事黃淑德,以從生活消費需求看小麥的種植並向在坐農友們致敬。這場座談沒有主持人、沒有發言限制,大家聊得格外開懷!
花蓮壽豐展現有機農業的多元風貌
在花蓮壽豐喜願契作小麥有兩處栽種點,一是慈濟農耕隊計畫在志學農場大面積種植農糧雜作,目前農耕隊已有香草作物區和甜蕎、苦蕎與契作小麥種植,志學農園七十公頃目前僅開發二十公頃,農友也感受到大面積農作的壯闊美感。慈濟農耕隊投入雜糧栽種,原來也是因為近幾年世界各地賑災,環境的變異極大,隨著雜糧價格攀,要取得大量雜糧並不容易,因此以農耕志工學習農作而以粗放型雜作計畫作為學習的入門。
另一處光合作用農場,經營者為吳水雲結合生物動力(B.D農法)農業的觀點,並有效結合農場水資源、陽光、草、木、石的循環利用,例如:農場沈澱池取出的底泥就回到農地栽種使用,整地挖出的石塊就作為農場的小圍牆,此外還有土製的麵包窯、堆肥區等。農場主人歷經十年規劃出的微型自然生態農場,確實令西南部的農友大開眼界,大夥們身心同在自然和諧的氛圍中,享受一股鬆弛自在的心情,但因後續時程緊促並無法讓吳水雲與農友們有更多的對話交流,而留下此行的遺珠之憾。
宜蘭南澳自然田在石礫中種出生機
「狂想巴士」經蘇花公路進入宜蘭縣南澳鄉,南澳「自然田」的農地主要位於南澳村與碧候村一帶,為傳統泰雅族住民所在。「自然田」的田區,幾乎是三、四塊田不規則的田地拼湊為一分地,與西南部大面積平整的農地迥然不同。當農友看到南澳自然田是石礫遍佈,面積狹小,大家都覺得這樣嚴峻的栽種條件,種植的挑戰確實非常很高,但南澳自然田的夥伴採「秀明農法」,不施肥運用自然地力,這樣的堅持也讓農友深感佩服。相信這股回歸的力量,會融入部落的生活中,開展出南澳「自然田」在農作上努力的生機!
因為時間受限,宜蘭員山三星地區的契作農友就無法一一造訪,但27歲年輕代表游勝淵卻決定攜同未婚妻直接開車到苗栗後龍灣寶與首發團會合,堅定的決心令人感動。
「麥田狂想4.0」的參與者幾乎都是主動聯絡施總兼,灣寶社區則是施總兼有意連結農友,讓農友們相互關懷在生存中的困境,這也是他一直的主張「農民要相挺」。來到灣寶時間已經五點多,在寒風中看麥田,讓大家都直打哆嗦,原本想儘早離開的,但在灣寶農友張木村、洪箱夫婦熱情的邀請下,大家們享用洪箱準備熱呼呼的地瓜湯和鹹湯圓,湯瓢杓動的熱氣,像灣寶社區暖暖的情意直通心底。來自花蓮玉里的曾國旗代表農友們致贈紀念品,更象徵東西部兩地農友彼此相互連結的情義。
結束也是新的開始,東西兩地相約再會
有人說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次壯遊,壯遊指的是長時間、挑戰高與人們深切的互動。三天的環島之旅,對苑裡農友來說是漫長的,因為要讓農友離開農地三天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此時小麥熟稔小鳥覬覦之際,某些程度這是一場胸懷壯志的旅遊。
這環島之旅從苑裡出發,但有很多故事還在持續發衍著,玉里的曾國旗向苑裡農友李信武要了一株麥子,李信武不解地問「你拿一株麥子要做什麼?」曾國旗回答說「我要帶回去給玉里田裡的小麥看,要它們向苑裡的小麥看齊,要長得一樣高。」「我的麥子收割時,希望苑裡的長輩也可以再來相會。」玉里的曾國旗和苑裡李信武如此約定著。
環島後佳里的黃郁仁開始支援苑裡農友們在豆科雜作的交流,不僅在種籽與機具提供支援與意見,也開始建構農友自主性連結網絡,令人欣喜!
施總兼說,種植小麥的農友分佈全台各地,努力在本業堅持守護著,有時忽然間想起某一位朋友就是對他一次最好的祝福,而常常想起就是常常給他祝福。這次的環島之旅促成各地農友變成朋友,彼此理解關懷相互支援,這已不只是單純契作本土小麥而已,這更是台灣民間自主自發的雜糧種植運動,從加工需求端出發延展至農作生產端,並串連生活消費端,團結而成的改變力量,這股能量正開始蓄積凝結…。
文:雅雲/Adama 本文簡要版刊載於2011.2綠主張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