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五年(2007-2011)平均自國外進口小麥約多少公噸?
「麥田狂想」4.0
- 實踐就是最好的批判!
█ 狼群,早就來了!
2010年7月初俄羅斯中部遭受130年以來最嚴重的熱浪侵襲,持續引發的旱災與火災,造成900多萬公頃面積穀物的損失。農業部長斯克林尼克宣布2010年穀物的預測產量從9700萬噸下調至8500萬公噸,並採取穀物出口禁令。而作為全球小麥種植面積排名第二、小麥輸出排名世界第四位、大麥輸出則排名第二位的國家,這項重大的災害勢將引燃全球農糧供給的連鎖效應,亦會是熱錢炒作的絕佳燃點。
就在俄羅斯的禁令在2010年8月15日生效後,美國農業部繼對2010年10月下調2010/2011年小麥期末庫存,再一次將庫存預估值下調,歐盟與加拿大也跟進下修。全球小麥產量下調至6.4億公噸,小麥存貨量也跌至1.74億公噸,為2007年以來的新低點,我們不得不合理懷疑隱含著美國資本力量在幕後操控以得順勢轟抬之利。
而此時美國小麥對台灣11月交貨的硬春麥出口報價已從六月290美元逐步飆至495美元。加上2008年3月10為舒緩全球黃豆、小麥、玉米、大麥等大宗物資漲價的通膨壓力,將應徵的5%營業稅調降為0%,而在2010年8月確認景氣暢旺又恢復課徵,國內麵粉漲價也已是上中下游產業鏈認知的事實,市場也做了調漲的積極準備,不過政府總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2010年12月8日全球第三大輸出國澳洲出現水患,未料災情持續惡化,致使多個小麥產區栽損慘重,直接刺激穀物期貨價格大漲。而此時2011年2月將交運台灣的美麥DNS(硬紅春麥標準)的C&F報價已飆漲至每公噸540美元,雖然2011年1月19日的聯合招標,4月交運美麥(DNS硬紅春麥標準)的結標價為503美元,出現微幅回跌,但全球的小麥價格中短期仍處於高檔的趨勢,國內進口大宗物資與物價的壓力鍋勢必在2011年2月春節後引爆。
但往往越不想發生的壞消息,總是會接二連三地出現。2011年1月18日中國北方九個省份出現嚴重冬季乾旱,已經有90天未出現有效降雨,超過6000萬公畝的農田受害,這些省份都是中國冬小麥的主要產區,旱象若無法在短期間解除,恐怕對全球農糧價格將再造成推波助瀾的效果,因中國原本從澳洲進口勢必轉向公開市場標購穀物,進而再促使美麥價格上揚。而此時國際原油價格更是持續上漲中,炒作的能源基金並喊出破100美/桶的指標,100美元似乎已是指日可待之勢,更強力支撐穀物價位。
「狼」又來了!但這次來的是一群變化莫測的「狼」。這波國際穀物價格的波動對台灣所引發輸入型通膨的壓力,係受全球氣候異常與美國量化寬鬆的美元政策影響,加上熱錢的炒作,因素多元已非2007-2008年可相提並論,誰也說不準未來環境變遷所造成氣候異常的變化;不過,政府僵化遲鈍性的反應倒是符合常民對官僚體系的預測,「糧食自給率」的議題又再度成為社會關切的焦點。
█ 失焦的「糧食自給率」
長期以來台灣政治對立的氛圍,創造了「對立的台灣」;學者、專家用「對立」創造論述;政客用「對立」在殿堂上累積鬥爭籌碼;社會運動透過「對立」的批判獲取民眾的支持,而問題的真因往往就在各取所需的選擇性「對立」中失焦了。
2011年1月24日農委會對回應社會對台灣「糧食自給率」的疑慮,再一次發揮粉飾太平的功力,其中以一段「主要糧食自給率均仍維持在84%以上」標題最是令人讚嘆;且諂媚地以「鼓勵國人食用米飯,擴大稻作面積」直接化約為提高「糧食自給率」的有效方法,更是令人折服。農委會指出「98年我國以熱量為基礎之綜合糧食自給率為32%,主要糧食包括稻米97%、蔬菜87%、水果86%、肉類84%、蛋類100%、漁產156%等自給率均仍維持在84%以上;如以價格為權數計算,綜合糧食自給率則為 69.1%」。但這種選擇性的偏差解讀,具有高度特定目的,更沒有具體作為。因為文中並刻意忽略「乳品類34%、榖類」24%、薯類24%、糖蜂蜜12%、油籽類、籽仁類低於3.5%,牛肉6.2%」自給率低落的事實,而這些高熱量的食糧原料,才是造成我們「糧食自給率」持續下滑的主因。
而且更尤為甚者,若相較於97年農糧署的統計以熱量為基礎的綜合糧食自給率為32.4%,及另以價格為綜合糧食自給率71.7%,一年間就下降0.4%與2.6%,這是在繼2007年糧食危機之後更嚴重的警訊;可是我們的政府卻花費時間在美化數據,無怪乎有人譏謔為「無感政府」。
當前台灣持續低落的「糧食自給率」應該同等於目前「人口出生率」負成長,投入資源獎助生育、養育、教育措施,以國家安全策略的對等位階,策略地結合民間自主消費團體與非營利組織投入輔導資源,暢通加工與銷售的滯礙,明確訂定出國家短、中、長提升「糧食自給率」的具體目標數據,而不是農委會用華麗的辭藻、口號所堆疊的書面報告。
█「靠勢的,死頭先」
但關心「糧食自給率」議題的學者們,多數沒能從農糧生產面向、消費行為解構問題,從而提供日常生活中可實踐的對策。我們最常見「13年後我們吃什麼?」僅從石油能源供給枯竭面推理論述糧食危機。印象深刻的文中有一段:「台灣的農業一向都自給有餘,1968年以前糧食自給率都超過100%,但是近七年來卻都在30.5%到32.4%之間徘徊,遠低於大陸的95%,美國的128%,法國的122%,甚至也明顯地低於日本的40%。」明顯地用數字製造反差,強化論述基礎。
因回觀台灣戰後的歷史,似乎從沒有過「1968年以前糧食自給率都超過100%」。1949年國民政府大撤退至台灣本島粗估也有150萬人之譜,雖不至於出現飢荒,但糧食供應確實出現短缺窘況,尤其當時在「反攻大陸」的戰略考量。歷史有偶然,也有必然;在台海戰雲密布的同時,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宣布台灣海峽中立,並派第七艦隊協防台灣,1951年仰賴美國援助生產過剩的農糧,確實讓台灣本島度過糧食的危險期。
美國小麥挾美援之勢,1954年美國政府選定268所國小學童,辦理麵食營養午餐,這是當時美國小麥生產過剩向第三世界所推廣的「麵食運動」,也成為以美國小麥為首的麵食製品逐漸成為主食的背後原因,也讓我們重新省思美援的歷史定位。而國民政府在政治時局穩定後,由台灣省農林廳透過農會系統,鼓勵農民在秋冬裡作時節,擴大種植黃豆、小麥、玉米與各式雜糧,可算是台灣穀物、雜糧種植面積的鼎盛期,雖然當時單位產量不高。
1960年間台灣的戰後嬰兒潮步入高峰,受西式飲食的影響與人口成長糧食供應問題再度逐漸浮現。1965年美援停止,1967年國民政府正式開放美國小麥進口,此時農村人口已出現往都會移動的趨勢,經濟以加工出口為導向,農地開始流失。而「13年後我們吃什麼?」文中所謂「台灣的農業一向都自給有餘,1968年以前糧食自給率都超過100%…」農糧充裕的論點,著實令人困惑。官方與學者的論述完全沒有交集,形成一種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一般民眾完全「霧煞煞」,更是感受不到糧食自給的迫切危機。
若依農糧署糧食自給率做交叉比對「熱量」與「價格」為權數的綜合糧食自給率的項目,其實我們進口大量穀物雜糧的黃豆、小麥、玉米、芝麻、亞麻仁籽、葵花籽、紅豆、薏仁、蕎麥、高梁、小米、葵花籽…等食糧,才是我們糧食自足率不振的主因之一;且這些農糧雜作通常在國家機器相互交換中以「台灣不適合種植、不具備競爭力」為託詞,更策略性地讓農民棄種,甚至造成農村離農。
所以提升台灣糧食自給率有效簡易的方法,首要復甦台灣秋冬裡作的雜糧,活化多元農作,透過需求端直接連接與鼓勵更多在地穀物雜糧的生產者,經由直接的消費給與更多實質的支持。閩南話有一句俚語「靠勢的,死頭先」,目前農政單位仍一廂情願地以為只要再撥個一、兩億元的計畫案秀一下,就可讓斷鏈的農作與市場機制復活,結案時再透過媒體置入式的包裝手法,滿足大眾「眼睛」與「耳朵」,就算功德圓滿;有一點像是各縣市舉辦跨年晚會的煙火。
在資訊紛亂且流動迅速的年代中,總隱含諸多特定目的訊息圍繞在生活中,我們該相信自己的腦袋?還是相信政客、官僚「慰安式」的措施?亦或是相信新聞媒體、學者的聳動說法?我們應該訓練自己獨立的思考,不能讓自己的腦袋永遠成為別人思想的運動場!
█ 歷史的探索
喜願小麥契作已經進入第四年,還是滿多朋友對於日治時期種植小麥的論述存疑,為了解除這種普遍存在的困惑,特地引述日本昭和1年(1926年)津田良孝《台灣的麥作研究》與昭和11年(1936年)大田國男《台灣的小麥栽培》兩篇學士卒業論文中對台灣中南部種植小麥的描述:
津田良孝《台灣的麥作研究》中提到:「小麥與其他農作相比,較不具經濟效益,耕種麥作的農友一般來說生活比較貧困,就可以了解麥作的困境」;「台灣本島栽種面積是較小的,無法與世界及日本內地相比,其中原因:1.栽培土地為鹹性土壤,較為貧脊2.栽培方法採粗放式3.收割方法不同4.品種尚未優良」;最後津田良孝的看法「小麥品種改良非常重要,依照每年進度為純系分離與交配育種。擴大栽種面積,改善耕作法,減少耕作過程損害。」
大田國男《台灣的小麥栽培》的結論:
「台灣的小麥種植以中南部為主,但其收貨量非常少,十多年前可以看見七千多頃的小麥耕作面積,但如今已被甘蔗所取代。由於當今小麥消費量遞增,面臨收穫不足的問題。」
「小麥栽培不興盛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甘蔗栽種普及2.埤圳灌溉區域擴增3.耕地有利於其他作物4.農業金融不完善5.缺乏獎勵等五點。」
「當今種植小麥的原因不外乎是:1.利用台灣的水田在冬季休耕時期進行小麥栽培,如此可以提高經濟收益2.小麥的輸入關稅非常高,台灣農民負擔過重,因此積極嘗試小麥的耕種」;「日本小麥栽培與台灣小麥栽培的關係,可以說是相輔相成。日本內地需求的小麥量約950萬石到960萬石,但生產量才634.8萬石(註一)。在台灣所生產的小麥品質良好,麩的含量較高,是製作麵包最好的原料。若是可以加強台灣的小麥栽培,不僅可以提供本島使用,也能大量輸出到內地,以避免內地因為小麥的輸入而負擔高額關稅。」
「台灣的台中州與台南州為小麥的重要栽培地,利用兩期水稻之後,第三期則是栽培冬季蔬菜或是小麥。台灣栽種小麥的成本比起日本內地是較低廉的,因此認為台灣若能注重小麥的栽培,其未來的發展是可以預期的。」
這段引述主要想提醒朋友們,或許今日的場景與往昔日治時期的迥然不同,但對照今昔台灣小麥仍未走出困境的宿命,甚至沒有超越日治昭和時代的作為,怎不令人感嘆。
即使是現在,仍有關心農業的學者在「糧食危機與我們的行動」(綠主張,2011/2)一文中,以「小麥為溫帶作物,台灣環境不適合生長」的論點,忽視台灣小麥活潑存在的事實,這個說法有進一步異論的空間。以喜願小麥契作的統計,台灣西南部(苗栗苑裡、台中大雅、台南學甲)平均單位收成量為2200kg/公頃,相較美國中西部各州的平均量2500-2600kg/公頃,相距並不大。問題在於小農耕作的成本偏高與小麥的加工質性不同,而質性又牽涉品種改良與氣候變化等因素,而不是「不適合生長」。
我們關心「糧食自給率」當然要努力持續維繫與推廣稻米的消費量能,但不能忽略「稻」、「麥」已成為常民雙主食的現實。獨尊「稻作」乃是官方一貫消極對應「糧食自給率」的簡化思維,而應積極正視小麥與其它雜糧作物多元存在的歷史,從品種、生產、採收、運用端持續品質的差異化與改良,建構台灣紮實的農業根底。
註一:小麥容積1石約為67.5公斤,634.8萬石以公制換換約為42.85萬公噸。
█ 「麥田狂想」4.0
在「麥田狂想」3.8順利告一段後,2010年的9月開始,即利用各種機會環島聯結各地有意願種植小麥的農友,說明合作方式與田間管理的方法,展開不同緯度溫層種植小麥的計畫。而其中有不乏好奇的農會推廣股洽詢契作,但由於喜願的小麥係希望直接與獨立小農的合作,而不是經由農會仲介從成交價抽取成數的行政管理與推廣費,所以彼此僅止於公共關係的拜會,但是他們大都無法理解喜願小麥為何堅持與獨立小農契作的原由。
今年「麥田狂想」4.0在全省10個縣市共契作25.9公頃,以過去平均值預估收成將達47公噸,參與小麥契作的農友也躍進至45位。苑裡地區在2010年10月20日進行耕地灑播為契作小麥中最先發動的區域,宜蘭三星與花蓮玉里則是在2010年12年14日耕地灑播,是今年契作計畫中收尾的農友,前後也55天差距,對於後續各地收成的時間與距離在觀察的作為的確是重大挑戰,也是人生難得的學習機會。不過,特別感謝台東池上的金興與花蓮玉里的國旗在最後勇敢加入契作承擔晚收的風險。
今年「麥田狂想」4.0的小麥契作已全面以「友善環境種植」(不使用農藥、除草劑、化肥與不捕鳥)方式進行,但可以施有機肥料。各地小農更融入自行遵循的自然農法,充滿自主與多元的內涵,令人激賞。今年為補貼農友採行友善種植的負擔或短收,契作價格比去年每公斤提高2元,另外更有「有機認證小麥」的產出,無意間也將契作的面向再擴展至有機認證的市場。
而最令人欣喜的是今年新加入「麥田狂想」4.0的契作農友,含交換種子與實驗型的合作計畫,在年齡層上已融入26歳到40歳的青壯世代,尤其在花蓮、台東地區更親身感受到年青漂鳥返鄉後,極力奮發的燃燒熱力,將是一股推動台灣農糧發展的潛行力量。
關於「麥田狂想」4.0(2010-2011年)台灣本土小麥契作粗估統計如下:(詳情請點閱喜願麵包小麥契作行動化生產履歷系統中的履歷地圖)
地點農友 面積 預估產出(採平均計)
• 花蓮壽豐 5.2公頃 10.0公噸 自然農法
• 宜蘭三星、員山 1.5公頃 1.0公噸 (部分採交換種子)
• 南澳自然田 2.0公頃 2.0公噸 秀明自然農法
• 苗栗後龍灣寶 2.5公頃 5.0公噸 友善環境種植
• 苗栗苑裡 5.1公頃 11.0公噸 有機認證友善種植
• 台中大雅 2.0公頃 4.5公噸 友善環境種植
• 彰化芳苑二林 1.2公頃 2.5公噸 友善環境種植
• 台南學甲 2.0公頃 4.5公噸 友善環境種植
• 台南佳里 1.2公頃 2.0公噸(條播法)友善種植
• 高雄美濃 1.5公頃 2.0公頃 有機認證友善種植
• 屏東恆春 0.2公頃 (試種實驗不列入收成統計)
• 台東池上 0.5公頃 0.9公噸 友善環境種植
• 花蓮玉里 0.8公頃 1.6公噸 有機認證
• 台北陽明山 0.2公頃 (試種實驗不列入收成統計)
合計 25.9公頃 47公噸
█ 「大面(麵)神」計畫-新鮮就是競爭力
其實,小麥的粗放種植對於台灣的農民而言不是技術難度,關鍵在於消費力量的連結與過程中包括一次加工的研磨技術和二次加工的產品開發能力。台灣進口小麥的總量不僅在2009年 已達123.72萬公噸的新高點,2010年在出口景氣揚升,小麥製品的加工需求擴增,加上大陸觀光客來台造成的內需效應下(如鳳梨酥2010年有高達205億的產值),2010年進口小麥的進口總量從關稅總局的統計數據看來也趨近120萬公噸。
政府的農政農推單位目前仍以台灣種植小麥沒有經濟效益、不適合種植、價格沒有競爭力等理由,漠視農業多元種植的可能,甚至面對本土小麥種植的心態是迴避的,令人無法理解背後的心態為何。
我們暫時擱置契作本土小麥與「糧食自給」、「農地多元利用」、「活化農村景觀」的價值,針對實際的「競爭力」做探討。那麼台灣種植小麥的競爭力在哪裡呢?其實,很簡單只有一個就是「新鮮」。
喜願契作小麥將從這個在地農產無法被取代的特性上發想,計畫投入20噸左右的契作小麥製成「100%本土的全麥麵條」,從小麥採收到研磨、製麵與末端配送服務在1個月內完成,以「鮮食限定」的預購方式,享受在地、道地百分百的新鮮麵條,更將正式進入消費市場接受嚴格的考驗。
而選擇以「麵條」(大麵)作為主軸,乃「麵條」為最貼近常民的食物,在食用調理上簡易方便而且沒有保存壓力,另外更可緩解契作小麥在首波收成期的儲運壓力。未來「一包百分百的全麥麵條,就像推展糧食自給的DM」;本產小麥以百分百「全麥麵條」自信的姿態,進入常民的生活中,啟發全民對「糧食自給」的意識覺醒。
「麵條」在閩南話常稱「大麵」,我們以「大麵神」作為展業計畫的主題名稱,並以閩南話的「大面神」意即「厚面皮」交相呼應,因為本土全麥麵條在條狀上屬寬厚麵條,也期勉在推展上必須走入群眾,更勇敢於述說、推銷本土的全麥麵條。這就是2011年主推的「大面(麵)神計畫」。「大面(麵)神計畫」的開拓,係決定未來「麥田狂想」最關鍵的一年。屆時這個「厚面皮」計畫,還需要大家鼎力的支持!
█ 謝誌
首先,我們要再一次感謝在去年「麥田狂想」3.0契作小麥收成後,協助研磨的「洽發麵粉」與協力推動使用台灣本土全麥粉不餘遺力的「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讓近20噸的產出本土小麥能順利完成加工製作與銷售,激勵我們以更大的氣力,大步地邁向「麥田狂想」4.0。
2011年參與「麥田狂想」4.0契作、保種、試種的農友共有45位(請參見喜願小麥履歷地圖),當我們在享用新鮮營養的本土小麥產品時,首要感激他(她)們的勇於嘗試、堅守農業,努力活化農作面向,共同開啟台灣小麥種植的新紀元。
另外還要特別感謝:台大郭華仁教授長期以來對「麥田狂想」試種與改良的援助,以及農試所賴瑞聲研究員、嘉大劉啟東教授對本土小麥改良持續的關注;還有在本土小麥種籽物性與化性的檢驗分析上,義助「麥田狂想」的統一食品。由於他們在專業的支持,使「麥田狂想」轉化為可實踐的「理想」。
一次「想」、「唸」,就是一次祝福;最後,我們要感謝諸多平日關心「喜願麵包」與「喜願小麥」的朋友們持續的祝福!我們會努力「活著」,一起成就我們對台灣農業美好的想望!
阿達碼 2011/1/30 彰化芳苑
█ 請參考延伸閱讀:
食物的背後-從《糧食戰爭》看台灣的糧食依賴。
氣候變化與中國糧食安全。
能源及原物料價格上漲之跨國傳遞效應。
以雜糧多樣化提高糧食自給率。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美國農業部。
農委會-農糧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