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狂想」3.1

-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不管你是誰,也不論那是什麼,…只要你真心渴望一樣東西,就應該放手去做,因為渴望是源自於天地之心;因為那就是你來到這世間的任務…,而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這是巴西小說家保羅•柯爾賀(Paulo Coelho, 1947-)《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註)書中老人與牧羊少年的經典對話,傳遞著追尋夢想的「勇氣」與實踐夢想的「決心」;這段話一直深藏在「麥田狂想」裡!

其實,一個人作夢,隨時隨地作夢,似乎也司空見慣;但是找一群朋友「造夢」,造一個相同的夢,那可真的是不容易,而且「造夢」不是一天,是一整年不斷努力的過程。很幸運地,除了有一群參與種植小麥的農友外,我們更遇上「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夥伴們,不僅熱情地投入「麥田狂想3.0」造夢的工程,當有人需要一起「壯膽」的時候,他(她)們總是義無反顧地與我們站在一起!

從7月21日宣告「麥田狂想3.0」的造夢計畫後,得到許多朋友的迴響,當然好奇者也不少。由於,預估今年與各地(苑裡、大雅、芳苑、學甲)契作小麥的總重量超過30噸,已經是小型麵粉加工廠的最低研磨量。當小麥種植的面積與技術沒有障礙後,緊接著就是小麥收成後的接續加工方式的選擇;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因小麥的加工方式影響後續二次加工產品(麵包、包子、饅頭、麵條)的走向,在收成前都要獲得確認,便於後續銷售通路的規劃,以達到在地生產「當季限定」搶鮮的效果。

小麥的加工處理有二個方式,一個是製成麵粉,就是小麥經過繁瑣精細的加工程序,清潔刷麥、祛雜、除石、配麥(必要時混入不同品種小麥)、潤麥(運用多段潤水技術,以利麥殼與麥胚乳分離)、磨粉(剪切輪輾麥粒,麥粉粒經過不同篩網細目、空氣清粉以分類粒粉、粉粒經平面滾輪輾成細粉狀,平篩不斷重覆多種再處理成麵粉)、配粉(收集各粉道麵粉、調配不同性質筋度麵粉)、包裝(分22公斤袋裝、散裝),如坊間的高筋、中筋、低筋..等各式麵粉。

另一種加工方式就是全麥麵粉(全麥粉),就是小麥經過清潔後,直接進入潤麥、輾壓磨成全麥麵粉,並保有與維繫原麥粒中胚芽、胚乳、麩皮的比例。而傳統坊間的全麥麵粉係以麥麩皮混合麵粉的方式,只提供粗纖維的含量,缺乏小麥胚芽與其他重要營養素就無法如同全麥粒研磨的全麥麵粉(全麥粉)完整。國內麵粉廠因長期仿效日本磨粉方式追求「白度」與「筋度」、「低灰分」,強調加工特性與產品色澤的思維仍然居多。

但近十年餘來,全球重視保健與養生風潮,已逐漸改變人們的飲食習慣。以美國而言,喜好全麥麵粉(全麥粉)製品的消費量近幾年均有107%的驚人成長率。美國小麥協會與台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曾在今年(2009年1月)推廣「全麥認證標章」,全麥標章的認證分為100%、50%兩種標示,不過在台灣推行認證並不容易,一則傳統師父的手感,仍偏好「軟柔」、「細膩」,相對於全麥粒粗糙的麵糰,較不適應。二則台灣生產真正全麥粒研磨的全麥麵粉,寥寥無幾,市場上普遍流通的全麥麵粉仍是「麩皮」混「麵粉」而成。所以,這個全麥標章認證的推廣並不順利,可以想見「台灣本土全麥粉」還有一段遠路要走。

為了瞭解台南小麥的種植與小麥製粉的麵粉加工情形,我們在9月3日邀約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伙伴們,一同前往台南鹽水鎮的飯店里拜訪李煌南老先生,讓合作社的夥伴們見識一下,具有農場經營規模的農耕機具。李煌南老先生重聽的情況,似乎比上一次嚴重,但一路解說的步調與熱情並未減緩。

結束後,我們特意帶著兩位老人家一同前往台南永康的「統一麵粉」參訪,統一公司之行主要是實地了解小麥製粉加工的程序,並請教統一公司食糧事業群、中央研究所食品開發一部專業人員,對以台灣本土小麥製粉與研發麵食產品之可能性。雖然沒有重大突破,但也順勢理解大企業對台灣本土農產作物的運用思維,當然也學習未來如何與大企業對應。對於統一公司食糧群張深淵經理、行銷企劃室經理葉全能與麵粉開發小組姜玉龍副高級研究員等朋友,開放而熱誠的接待,我們要再一次致上最深的謝意!

我們人生中的許多時刻就如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牧羊少年「必須在他已經習慣的東西和他想要擁有的東西之間作抉擇」。相信在台南之行後,更強化我們「麥田狂想3.0」的「決定」,實踐的行動也會更清朗明確。而我要強調的「決定」與「選擇」的不同;「決定」就是「只有一種選擇」,而「選擇」卻是「不斷地決定」!

阿達碼 2009/11/14 彰化芳苑

█ 註:《牧羊少年奇幻之旅》(El Alquimista)為保羅‧柯爾賀(Paulo Coelho)於1988年所著,原書以西班牙文著寫,被翻譯成57種語言出版,在全世界有150多個國家發行,全球的銷售量超過五千一百萬冊,被譽為與《小王子》並駕齊驅的鉅作。《El Alquimista》西班牙原名指的是「鍊金術士」,意指追求知識的人。中文版在1997年由時報文化出版,譯者周惠玲,一版60餘刷,銷售達25萬冊。這本書傳遞一種打從心底相信自己的信心與正面積極的人生觀,更讓人們知道可以作夢與如何去作夢,以及堅持理想並完成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