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龜蹤-無毒的農藥

清明時序過後,氣候冷熱交替,潮濕悶熱,一期稻作正逐漸完成分蘗且進入「葉稻熱病」的好發期,東部地區在3月底即由台東農改場發出警訊,呼籲農友及早做好防治工作;同樣地,北、中、南各地仍不斷傳出葉稻熱病的災情,即使到5月初疫情仍未完全消退。

農友面對「葉稻熱病」的防治方法就是不斷地「洗藥仔」(閩南話);很好聽的名詞,乍聽似乎是把農藥洗掉,而實際上就是噴灑農藥。農友並沒有意願真誠地反省「播植密度」與「施重氮肥」的老毛病。而目前投藥的治劑有兩種方式-「溶劑」(水溶)與「粒劑」,不過「粒劑」的價格為「溶劑」的2-3倍,田野間多數的農友仍採用「溶劑」噴灑。

「溶劑」委託代工的噴灑費用,人工唧筒式每筒50元,動力氣壓式一分地在150-180元區間,機械施藥一天約有5-6甲的面積,詢問雲林彰化濁水溪沿岸的農友這段期間需要「洗」幾次,農友大多回答已經「洗」了2-3次,不過目前已經有減緩的趨勢。這種大面積輪流施灑農藥的場景,確實懷疑這一帶(彰化埤頭、竹塘,雲林西螺、莿桐)宣稱「有機稻作」的可能性。

而從事「洗藥」的農友,在進行噴灑藥劑的農事,對於眼、手、口部的防護卻是十分薄弱,簡直就像「無敵鐵金剛」;這種灑狗血的畫面十分壯觀,但卻充滿悲情。當勸說農友多作防護時,農友的回答更妙:「汝毋知影,今仔的農藥,是減毒、短毒的,毒性很低,有的是無毒的,放心啦!」(閩南話)他還在鏡頭的面前迅速晃了兩圈,用以證明他的說詞,連制止都來不及。

從農友慣性「洗藥」的農事觀念中,清楚地看見農業發展根層的困境,且農友對自己身體的照護都如此輕忽,農業怎不叫人感到憂心呢?!

阿達碼 2009/05/04 彰化芳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