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狂想曲-抽穗芒花

小麥(台中選二號)的田間管理並不繁瑣,在「撒麥種」、「施基肥」後,引水灌溉保持土壤溼度初期最重要課題,由於小麥「喜濕忌浸」,成長過程需水最重要的三個時期為「撒種」前後與「分櫱期」和「抽穗開花」。

契作的麥田在11月17日-「撒種」、11月30日-「施肥」後,12月16日小麥已經生氣勃勃,小麥「分櫱」(ㄋㄧㄝˋ)(註)旺盛,分櫱數在5-8株芽之間不等。「分櫱」是小麥育成期影響外來小麥產量關鍵的因素之一。麥田綠光閃爍,讓人對麥田的未來充滿無比的欣喜與無限的期待。

2008年1月20日,多數小麥的麥穗紛紛奮力地從芽鞘掙脫,不斷向上竄升,長出新的真葉,生機活現;1月26日小麥全部完成抽穗工程。「麥穗」由麥軸、小穗組成,小穗相互對生排序,每支麥穗平均有15-20個不等的小穗。而小麥抽穗3-5天後開花,每小穗開3-5朵白色小花,花期約在5-7天。員林村週邊同期的小麥田,也都同時綻放,而麥浪在風中像合唱團團員般擺頭唱和。

員林村村長張村長表示,這波(1月20日-2月2日)寒流低溫,乍暖還寒,偶而綿綿冬雨,正是小麥抽穗開花最需要溫度與水分。因為大多數的小麥族種類(包括小麥和大麥),都需要透過低溫環境的「春化作用」來啟動開花機制,對小麥的收成會有很大的幫助。不過,他還是強調最後要看「小鳥」要剩多少給我們!

2008年1月29日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夥伴(麗芬、宏昇、雅雲)南下前來台中大雅鄉員林村觀察契作的麥田,也期待「麥田狂想」這段親身體驗努力的過程,能激起更多朋友們對農業問題與切身糧食自主的關懷。

台灣冬季種植本土的小麥,不能以單純的成本問題論斷,若純粹就商業利益考量,台灣種植的小麥是不划算的,與國外進口小麥仍沒有競爭力的;但是農業問題,不是效益問題。現在問題就是因為大家太會「算」了,全靠「知識」、「常識」在辦公桌上就決定了,以致許多農業加工「斷鏈」,無法產生的良性循環。

未來,總是浪漫的,但現實卻充滿困難。現在最大的瓶頸是研磨加工,尤其是研磨成麵粉(高筋麵粉),因為在現代化大型的生產設備上除了最低的研磨量外,還有「調筋與均質」流程要克服,需要有麵粉廠願意一起加入嘗試。

大家共同努力,一起加油吧!也祝福每一位朋友2008新春快樂。

阿達碼 2008/01/31 彰化芳苑

註: 小麥「分櫱」(ㄋㄧㄝˋ):從永久根的根部長出枝芽